学校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综述
2025年3月,学校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紧扣“青春志愿行 奋进新征程”主题,以学校“334”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为引领,统筹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动员万余名青年师生在志愿服务中锤炼品格、服务社会,以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答卷。
1
高位推动,全面启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
3月1日,学校召开2025年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通过主题宣讲、案例分享、项目展示等形式,发布“科技助残”“数字反哺”等志愿服务新方向,构建“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运营+社会资源联动”的创新模式,为全年志愿服务工作定基调、明路径。


2
品牌引领,打造志愿服务特色活动
聚焦赛事赋能
3月4日,邀请全国最美志愿者马盼开展《志愿之光、品牌闪耀》专题宣讲,师生代表与马盼老师就项目选题、资源整合等展开研讨,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模”力无限:航空知识公益宣讲计划》以及创新创业学院《指尖上的非遗:陕北剪纸志愿传承》等项目获初步孵化建议。



深化生态实践
3月1日,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发起“旧物换爱心”校园公益摄影大赛,募集物资200余件,惠及山区留守儿童30余人;3月8日,学校组织20名志愿者赴韩城市参与沿黄九省区“植绿护绿”活动,种植树木300余株,以青春行动守护母亲河。






明德大讲堂赋能
3月19日。邀请全国“两模”“五先”重残功臣张清海举办《六十二年学雷锋、雷锋精神永相传》专题报告,他以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为引,结合自身62年学雷锋的奋斗历程,从“学生时代学雷锋”“美好军营学雷锋”“退休返乡学雷锋”三个阶段,深情讲述了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的初心与坚守。以榜样力量激发青年使命担当。




3
校地联动,拓展志愿服务实践平台
3月5日,学校20名志愿者深度参与西安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在长安区航开路社区开展助老助残、文明宣传等实践,获群众点赞。3月27日,共青团西安市委与学院团委召开校地共建座谈会,双方在“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文博志愿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交流,围绕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达成深化合作共识。






4
基层创新,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
各二级学院、学生组织立足实际,开展“小而美”志愿服务行动。一是开展校园文明行动,组织“清洁校园 共创文明”活动30余场,规范单车摆放500余辆,开展禁烟控烟宣传覆盖万人次。二是开展青春暖心行动,举办“学雷锋遇见女生节”主题活动,“她”力量定格芳华,传统美德与青春活力激情碰撞,擦出了温暖而美好的火花。三是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朋辈导师、学业帮扶50场,惠及学生800余人次。四是开展常态化品牌行动,持续推进“沣河行动”义务家教、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助老“金晖行动”等,累计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





(注:个别图中有特殊学校儿童,故作出遮挡处理)




5
总结提升,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3月30日,学校团委召开学雷锋志愿服务经验交流会,开启了一场关于奉献与成长的青春对话,青年志愿者们相互学习、共同切磋,总结凝练了“需求导向、特色引领、品牌增值”三大经验,为推动学校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近年来,学校打造了“1245”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体系,累计培育志愿服务队30余支,年均开展活动500余场,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2024年斩获陕西省社会实践示范院校称号,形成志愿服务“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域覆盖”的生动局面。在国家级赛事中,“千声助盲童,万心祝西藏”项目勇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十四运会志愿服务获评国家级优秀组织单位。省级层面,“沣河行动”在陕西省志愿服务“双赛”中连获三等奖及优秀奖。市级项目“志愿同心,育梦秦岭”“雪域阳光书屋”等也持续绽放异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矩阵。



三月雷锋月虽已落幕,但明德青年步履不停。明德学院团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引领青年学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雷锋精神为炬,以志愿行动为帆,奋力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