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校长、书记信箱|
明晰角色职责 共筑心理健康防线|艺术与设计学院 “心有微光 照亮彼此”心理委员座谈会

为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3月3日晚,艺术与设计学院心理专干刘思瑞老师在7号教学楼704组织召开新学期全体心理委员座谈会。会议围绕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新学期心理委员重点工作、工作原则与注意事项展开深入交流。

立足角色定位强化责任担当会议伊始,学院心理健康专项工作干部首先明确了心理委员的职责与使命。会议强调,心理委员是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前哨站”,是连接同学与老师的桥梁纽带,需以“观察员”“宣传员”“支持者”三重身份积极履职:一是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二是通过主题班会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三是主动倾听同学困惑,给予情感支持并引导其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委员要心怀责任感和同理心,既要敏锐觉察,又要温暖守护,成为同学身边的“知心人”。

聚焦重要时段细化工作方向针对春季学期学生心理问题易发、多发的特点,对新学期心理委员工作作出具体要求。一是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关心与关怀,二是结合艺术类专业特色,策划“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活动,以艺术赋能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机制,要求心理委员定期反馈班级动态,配合辅导员做好重点学生跟踪帮扶。

严守工作原则筑牢安全底线会议特别强调心理委员工作的规范性与保密性。刘老师指出,心理委员需恪守“尊重隐私、保密为先、及时报告”三项原则:在倾听同学倾诉时严守保密承诺,但当发现危机情况时,必须第一时间上报辅导员或心理教师,确保干预及时有效。此外,会议还提醒心理委员注重自我关怀,避免因过度卷入他人情绪而产生心理负担,鼓励其通过学院提供的培训资源提升帮扶技能。

互动交流环节共话成长心声座谈会最后,心理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提问,就“如何与情绪低落的同学沟通”“如何平衡学业与心理委员职责”等问题展开讨论。刘老师现场答疑,并分享了“倾听五步法”“非暴力沟通技巧”等实用工具。心理委员们表示力争服务好同学,用青春行动助力校园安全稳定。

本次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强化了心理委员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为艺术与设计学院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凝聚了共识与力量。

上一条: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202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暨校园招聘宣讲会

下一条:春风送暖 情系学子 | 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展新学期学生宿舍走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