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校长、书记信箱|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对接企业真实项目:播主学生联动国民品牌新实践

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日前,艺术与设计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成功将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项目“荣氏品牌短视频推广与开发”有机融入2022级课程《短视频内容与传播》课程教学,并在企业工程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全程指导下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实施,真正实现了教学与行业的无缝衔接。

Part 01

"传统课堂在教造桌子?我们直接给学生整片森林!"

当国民级品牌荣氏果汁的产品堆满了讲台,当企业账号创作的权利交到00后的手中,“让课堂变甲方!”——一场颠覆认知的教学实验正在上演!

"校企共筑"的《短视频内容与传播》课堂


"这个选题能引爆抖音流量吗?"

"小红书的封面必须突出怀旧元素!"

这里正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陕西老字号品牌荣氏果汁,联合打造的《短视频内容与传播》课堂。作为项目制教学的先锋课程,课堂采用"校企共筑"的模式,载着Z世代驶向真实商业战场。

同学们对荣氏果汁现有账号的作品进行调研

当教室变成4A公司创意部,直呼:"内行!"

当老师揭晓品牌部的命题,并宣布本节课将以用户画像、竞品分析和场景营销为三大支点展开创意攻坚时,整个教室瞬间切换至4A公司创意部的实战模式。

不少学生们抓住了品牌的卖点。提出了"怀旧营销3.0"方案:有人把果汁包装成"时光胶囊",扫码就能生成专属童年小卖部视频;有人策划"春日出逃计划",把野餐场景拍成治愈系电影;更有人脑洞大开用AI技术,让用户上传老照片就能生成90年代广告大片。

Part 02

在本次项目制合作教学过程中,荣氏果汁品牌官方账号的创作权,将直接交到了学生手中。从选题策划到现场拍摄,从数据分析到直播话术设计,每个环节都跳动着真实商业世界的心跳。

部分学生创意展示

48小时极限创作里上演《广告狂人》真人版

头脑风暴还未完全冷却,实战已经开始!同学们拿起设备在校园里,进行48小时的极限创作。

拍摄小红书的同学秒变光影魔术师,研究构图技巧;拍摄抖音的同学化身脚本狂魔,死磕0.1秒的转场特效。同学们自嘲到:从刷抖音的"废柴"变成做抖音的"卷王"。这场实战让学生们顿悟:课堂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把创意兑换成流量的超能力。

Part 03

Deepseek➕AI绘图,SEO岗位实战在课堂

在历经48小时高强度的创意淬炼后,带着数字创作成果重返课堂的学生们,正式进入短视频营销的"流量增长引擎"打造阶段。

课程教师段卓文解读SEO岗位指责

段老师强调:"从标题语义优化到文案关键词布局,从视觉元素搜索适配到长尾词卡位策略,SEO是贯穿内容生态的闭环优化系统。它不仅是短视频流量转化的核心闸口,更是数字营销人才必须掌握的硬核技能。"

其中,在针对视频标题和文案的优化中,师生运用AI工具进行语句重组优化,共同剖析了关键词密度控制、热门标签嵌套、用户互动话术设计等核心要素。将产品卖点转化为"一键右滑,带你出逃夏天""快来和我一起DIY陕西国民果汁""找寻属于你的老西安记忆"等更具情感化表达。

课程教师指导学生优化短视频文案

段老师观察到:那些在理论研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实操账号运营时却常陷入"选题困境"。预设的用户画像在数据反馈中呈现多维面貌,看似成熟的传播策略,在真实场景中仍需要动态调整。

“其实这印证了传播学理论中的实践鸿沟。”段老师指出:“只有当流量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同学们才真正理解用户思维的复杂性。才真正理解什么叫'网感',什么叫'用户思维'。”

随后,最令人惊叹的是AI视觉优化环节。学生们在Deepseek中给出指令,要求根据自己的作品生成果汁产品海报的提示词。

学生利用Deepseek生成绘图指令

这些由deepseek生成的结构化指令,再结合其余绘画类AI工具,产出多组视觉大片!不少同学都感叹AI工具之间的深度融合,竟有如此奇妙的效果,全场也真切感受到SEO优化师"四两拨千斤"的岗位价值。

学生积极参与使用AI工具辅助绘图

Part 04

绿幕搭建,突破直播次元壁

短视频拍摄任务和优化环节告一段落后,学生们又开始投入到了最后一轮实践——直播。在老师指导下,播主学生尝试使用OBS绿幕搭建技术,建立虚拟场景直播间。从抠像边缘的像素级校准,到多机位镜头切换的协同作战,并开发出了"情怀+梗文化+反转"的三段式话术模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OBS软件搭建绿幕虚拟直播间

"以前觉得绿幕就是换个背景,现在发现这是创造世界的画笔!"利用OBS搭建直播间的学生兴奋表示:通过绿幕合成,80年代小卖部、自然风情的果园,都可以无缝切换,实现了次元的破壁。

利用OBS软件实现真实环境下的果园直播

Part 05

产教融合,突破"纸上谈兵"

在这场"校企共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化身"品牌策略师",深入调研区域文化符号,挖掘产品价值内核。这种"课堂即甲方"的教学模式,倒逼学生突破"纸上谈兵"的舒适区,锻炼出兼具创意与可行性的商业思维。品牌方也不由得感慨:"这些年轻创作者们,用行动诠释了数据驱动的创新方法论。"这场实战,不仅验证了理论价值,更锻造了新媒体时代必备的传播素养。

"校企共筑"的《短视频内容与传播》课堂

从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到企业命题,方案竞选,再到落地执行。这期课程实现了知识迁移与商业价值的对接,搭建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桥梁。诚如企业所言:"这些带着学术基因的创意,正在重塑陕西品牌的年轻化表达。"

段卓文老师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直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缩短学校教学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此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是我们探索的重要成果,将为学生创造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真正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和素养。"

视频链接:https://v.douyin.com/T-JanH9dDw4/ DHV:/ 03/23 [email protected]

后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将陆续从课程模块、成绩赋分、课程评价、教学资源等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改革推进项目化教学。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院的教育质量,为学生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坚实桥梁,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优秀范例。

上一条:明心健体·韧性赋能|“两人三足"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趣味运动会

下一条:数媒学生摄影作品荣获《最具潜力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