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4月1日清晨,西安烈士陵园松柏肃立。我校戎耀社团联合国旗护卫队、西安市退役大学生士兵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等青年团体,以一场庄严的清明祭扫活动,开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戎耀社团成员身着统一制服,胸佩自制“薪火徽章”,与退役大学生士兵方阵并肩而立,以挺拔身姿向长眠的英烈致以最深沉的敬意。                         

    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戎耀社团荣誉成员率先发言。他轻抚着军装,讲述服役时班长讲述的烈士故事:“当年先烈用胸膛堵枪眼,今天我们以脊梁承使命。这身褪色的军装,永远是连接战火青春与和平年代的纽带。”发言尾声,他与社团成员共同举起右拳,面向纪念碑重诵入伍誓词,铿锵之声惊起松枝露珠,似先烈洒落的欣慰泪光。

   

   戎耀社团学生代表手捧素菊登台。“我们活得热气腾腾,把中国建设得越来越好,就是最好的纪念”她诉说着内心深处的感悟,她讲述到清明祭扫的真正意义,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更是生者与历史的对话。那些被战火淬炼的青春,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信仰,在我们年轻学子虔诚的鞠躬中重新苏醒。

    全体成员与退役士兵、国旗护卫队代表肃然垂首,六十秒的默哀在松柏间铺展。呼吸声轻若游丝,制服衣摆随风微颤,唯有晨光在墓碑的鎏金铭文上无声流淌。烈士墓前的菊花低垂花瓣,仿佛与青年的默立形成某种庄严的和弦。

          

   没有激昂的演说,唯有花束轻触碑石的簌簌声。社团成员列队缓行,将手中的素菊敬献于烈士墓前——每一支对应一位陕西籍英烈的牺牲年岁。指尖抚过冰凉的碑文时,有成员轻声读出镌刻的名字,仿佛在应答一场跨越百年的点名。  

   

活动尾声,全体成员面向陵园深深鞠躬,将沾着雨水的白菊瓣撒入松柏根部。从前觉得“丰碑”是历史课本里的铅字,今日方知——当我们把青春站成松柏的姿态时,自己便成了碑文的续笔。

     这场没有宣言的祭扫,让“传承”二字褪去宏大叙事的外壳:当军礼撞见青春,肃穆不必借雷霆发声当白菊轻触石碑,誓言终将以年轮生长。

上一条:“辅导员说成长”——学校举办第六十四期 辅导员讲微课主题教育活动

下一条:“辅导员说成长”——学校举办第六十三期 辅导员讲微课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