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德育教研室在行政楼南306会议室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专题研讨会。副院长惠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研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樊静主持。

惠斌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当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规律及时将两会提出的“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数字伦理建设”等新论断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既要做好理论政策的传播者,更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让思政课堂始终保有时代热度与实践温度。
会议通过“理论学习+教学研讨”形式展开,全体教师首先集体观看两会开幕式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教师聚焦“课程体系创新”“两会热点融合路径”“价值观培育机制”三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多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创设情境教学模块、开发时政案例库、组织社会观察实践等具体建议,为提升课堂实效提供了新思路。
教研室主任樊静在总结中部署了本年度重点工作:一是构建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双向衔接机制,每月开展教学案例研讨;二是推进
“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计划与基层社区、法治教育基地建立合作;三是启动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集体备课、磨课等方式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将两会精神转化为育人资源的具体路径,为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创新凝聚了共识。教研室将持续推进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创新,着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