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教学水平进阶,助力课程内涵建设,4月9日中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在行政楼南306会议室举行本学期第五次集体备课暨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龚玲主持,课程组教师共同参会。
首先,张思嘉老师和刘梦婷老师分别就第七章第一节和第二、三节内容进行了教学展示。张思嘉老师巧妙地以理论发展的时间线与内在逻辑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通过深入剖析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关键事件以及实践经验,生动且全面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与过程。刘梦婷老师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实践以及各领域涌现的先进党组织与党员事迹,深入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其次,胡梦妮老师与李文彬老师分别就第八章第一节和第二、三节内容进行了备课交流。胡梦妮老师聚焦“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四个维度出发,列举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典型事件以及剖析热点新闻背后的发展逻辑,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李文彬老师紧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依托对权威政策文件的精准解读、鲜活社会案例的精彩讲述,并融入课堂趣味问答、小组研讨等多样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知识收获感,促使课程内容紧密贴合社会实际与日常生活。


紧接着,孔润年教授围绕教学关键环节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他强调教学过程中务必精准把握三方面的逻辑:从历史逻辑出发,让学生明晰理论的来龙去脉;立足实践逻辑,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领悟知识价值;遵循理论逻辑,助力学生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本次集体备课暨磨课活动成效显著,最后教研室主任龚玲着重指出,后续需将本次活动中凝练出的优质教学思路与方法,切实融入日常教学实践,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