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上午,2024澳门开门奖结果在2号教学楼212教室成功举办了“教在明德——第8期教师教学公开示范课”。本次活动聚焦《机械原理》课程第一课,由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刘洋副教授主讲,为学生开启《机械原理》之旅。学校质量与评估办公室教学督导莅临现场,全校4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公开示范课观摩活动。

一、三问启思:从“为什么”到“怎么做”
刘洋副教授基于“一主线、两结合、三阶段、四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探索,第一课以“为什么学机械专业?为什么学机械原理?为什么在明德学机械?”三个问题串联课堂,通过“国家战略+生活场景+校本特色”的递进式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习内驱力。
锚定价值引领:通过设问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制造时代背景,阐释机械工程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使命,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
链接知识脉络:通过“第一台汽车”等生活化案例,刘洋将抽象的机械原理具象化,带领学生发现“课本知识”与“现实应用”的紧密关联,强调“原理为基、实践为用”的学习逻辑。
彰显校本特色:聚焦“在明德学机械”的独特优势,刘洋以学院师资力量、智能制造实验室成果及优秀毕业生成长路径为例,展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归属感与专业自信。
课堂中,刘洋副教授灵活运用动画演示等信息化手段,将复杂原理可视化,使前沿科技知识浸润着科技报国的价值底色,引导学生在专业认知中建立工程伦理意识。这种将唯物辩证法贯穿于知识图谱、用科学家精神赋能创新思维的教学设计,使价值塑造如盐入水,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的同频共振。
二、以学促教:双向协同激活教学创新动能
本次活动组织40余名教师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全程旁听、记录教学设计细节,直观感受“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组织策略。观摩教师重点关注刘洋如何通过问题链设计激发兴趣、如何将课程思政自然融入专业知识、如何利用信息化工具破解教学难点,为自身教学改进积累鲜活范例。青年教师在课后反思中表示:"刘洋老师用现有多媒体设备搭建知识迁移的'脚手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然触发价值思考,这种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设计对我启发很大。"
教学督导组高度评价本次公开课的示范意义,指出其创新性在于“既教育又育人”的理念。课件内容图文并茂,深度结合课程思政、科教竞赛,使得教学目标明确、清晰,在技术原理阐释中熔铸家国情怀与创新视野,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综合素质养成的共生共长。
本次公开课不仅是教学示范的窗口,更是2024澳门开门奖结果迎接本科评估的务实举措。刘洋副教授的课堂设计紧密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理念,以专业认同感塑造为起点,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推进“教在明德”品牌活动,鼓励教师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化课程内涵建设,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高质量通过本科评估、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注入持久动力。